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市博物馆即将拥有统一的标识。8月27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开征集广州市博物馆统一标识。据悉,广州市博物馆统一标识计划在今年底前发布启用。 近年来,广州市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共有博物馆61座,其中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35座、行业博物馆15座、非国有博物馆11座,类型涵盖了中医药、医学等方面,博物馆事业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在这61座博物馆里...
爱德华·霍珀的《夜游者》(Nighthawks)要来上海展出了! 图说:爱德华·霍珀《夜游者》 官方图 9月28日,上海博物馆将推出《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其中就有这幅名画。展品选自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以及泰瑞美国艺术基金会的重要收藏,讲述在经历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艺术如何完成向当代风格的转变,集中展示美国著名艺术大师们的约80件经典...
日前从山西泥河湾旧石器联合考古队获悉,他们在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南发现并发掘出的一处遗址被认定为旧石器中期到晚期过渡时期的遗址,是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节点。该项目负责人、山西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李君称,该遗址属于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到晚期的过渡,为认知泥河湾文化起源、发展、消失的规律性,进而揭示泥河湾文化与周边文化,尤其是周口店北京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出土的骨器 山西大学考古学...
9月是开学季,越来越国际范的杭州也将迎来史上最多的国际专家。 2018年9月1日—6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将在杭州召开。大会由浙江大学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ACHS)共同举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协办,是该协会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历史上也是国际遗产界最大规模的盛会。 2014年12月,...
英媒称,中国发现有4000年历史的失落古城遗址,拥有230英尺(约合70.1米)高的金字塔和填满人类头骨的葬坑。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24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发现了一处失落城市的遗址,该城市在大约4000多年前有过繁荣的时光。 报道称,在中国西北俯瞰秃尾河的一处山脊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曾作为中央宫殿的巨型阶梯金字塔,以及防御石墙、制作工具的碎片和多处布满了殉葬用的人头骨的葬...
日前,河北邱县发现一处砖室古墓,出土彩绘陶马、墓志铭、陶俑等器物70余件,其中多数文物受损。经鉴定,此墓为唐朝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墓中埋葬者为汉大将军袁绍的后人——袁翼夫妇。 古墓发掘现场。霍飞飞供图 古墓发掘现场。霍飞飞供图 8月20日,邱县城区一处工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地表下约6米处,发现砖室墓断墙,施工随即停止并上报县文管所。接到此讯息...
2018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40周年。在这一时间节点,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的40年历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艺术品市场行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虽然其体量、规模较小,但“窥斑见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软实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1978年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和锐意改革,艺术品市场逐渐复苏,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正如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一样,短短...
作为古城恢复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今天,定州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青玉龙螭衔环璧、东王公西王母故事玉座屏、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等三件国宝级文物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定州博物馆展陈的珍贵文物——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阴若天摄 定州市是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文物最多的县级市。原来各类文物都保存于定州文庙内,不具备开放参观条件。定州博物馆总投资3.8亿元,2014年开始建设,总建筑...
志愿者在文化遗产修复保护工程中分拣建筑材料。CFP供图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有着多重意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4%的受访者平时会关注与文物有关的信息,77....
2018年8月28日报道,墨西哥考古学家团队日前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帕伦克山发现了据称是玛雅时期重要城邦帕伦克的统治者巴加尔大帝的面具。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融入人们生活。 新媒体解放了非遗传播力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遗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受...
来自河北博物馆的鎏金银蟠龙纹壶 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高浮雕兽面纹金带钩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令世人对古蜀王国的艺术审美和科技力量叹为观止。而金面具、金冠带、金腰带等金沙金器也让人们看到了古蜀王国对外交流往来的线索。如今,来自全国4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黄金重器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大集结,来一次金器赛宝大会,展现中国“黄金时代”的无穷魅力。日前记者获悉,为...
图为榆林窟第19窟《目连守孝》场景。敦煌研究院供图 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佛教盂兰盆节、汉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节的混合节日。敦煌研究院当日解析壁画上的“中元节”表示,儒、释、道会在这一天“撞车”祭祖先、超度亡魂,传递爱亲孝亲、不忘先人恩泽的传统道德观念。 其中,佛教的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在敦煌榆林窟第19窟中,便有关于目连守孝的场景。《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释...
记者从河北省临漳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清理文物时发现一方明代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墓志铭,距今已有432年历史。专家表示,墓志铭详细记载了明代彰德卫指挥佥事李奉的生平及宦海沉浮经历,其对明朝官制设置及历史人文研究梳理提供了实物参考和文字资料。 该石碑为长方形,长65厘米,宽55厘米,厚15厘米。墓志铭楷书篆刻、书写精巧、雕工深邃,共计719字。墓志铭重点介绍了李奉博览群书、勤俭自...
记者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省首次发掘了一处明代土洞式佛窟遗址。遗址完整保存了明代中期造像、壁画、洞窟形制的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价值。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省绥德县满堂川镇修筑生产道路时发现的佛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礼佛窟2座、龛式窟3座、僧房窟1座。洞窟均坐北面南,系开凿于黄土断崖上的土洞窟。 龛式窟保存状况较差,从残存后壁可以看出上部皆呈拱形,后两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